# 树
coderwhy-树结构 (opens new window)
# 二叉树
二叉树的表示方式:
- 动态的表示方式,用指针 node.left node.right
- 用一个数组(顺序存储二叉树)通过索引值检索父节点、左侧、右侧子节点的值
- 对于给定位置 index 的节点
- 左侧子节点的位置 2 * index + 1 (如果位置可用);
- 右侧子节点的位置 2 * index + 2 (如果位置可用);
- 父节点位置 Math.floor((index - 1)/2);
- 用一个二维数组
[[父节点,子节点],[父节点,子节点],[父节点,子节点],...,[父节点,子节点]]
# 二叉搜索树 BST
coderwhy-二叉搜索树 (opens new window)
# 什么是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BST,Binary Search Tree),也称二叉排序树或二叉查找树
二叉搜索树是一颗二叉树, 可以为空;如果不为空,满足以下性质:
- 非空左子树的所有键值小于其根结点的键值。
- 非空右子树的所有键值大于其根结点的键值。
- 左、右子树本身也都是二叉搜索树。
# 二叉搜索树的操作
- insert(key):向树中插入一个新的键。
- search(key):在树中查找一个键,如果结点存在,则返回true;如果不存在,则返回false。
- inOrderTraverse:通过中序遍历方式遍历所有结点。 左根右
- preOrderTraverse:通过先序遍历方式遍历所有结点。 根左右
- postOrderTraverse:通过后序遍历方式遍历所有结点。 左右根
- min:返回树中最小的值/键。
- max:返回树中最大的值/键。
- remove(key):从树中移除某个键。
# 二叉搜索树的实现
可以使用数组 可以使用链表
学习JavaScript数据结构与算法-10.3
/*
书
*/
class Node {
constructor(key) {
this.key = key
this.left = null
this.right = null
}
}
class BinarySearchTree {
constructor() {
this.root = null
}
// insert(key):向树中插入一个新的键。
// insert(key)是外部调用方法
insert(key) {
if (this.root == null) {
this.root = new Node(key)
} else {
this.insertNode(this.root, key)
}
}
// insertNode(node, key)是内部调用方法
insertNode(node, key) {
if (node.key > key) {
if (node.left == null) {
node.left = new Node(key)
} else {
this.insertNode(node.left, key)
}
} else {
if (node.right == null) {
node.right = new Node(key)
} else {
this.insertNode(node.right, key)
}
}
}
// search(key):在树中查找一个键,如果结点存在,则返回true;如果不存在,则返回false。
search(key) {
return this.searchNode(this.root, key)
}
searchNode(node, key) {
if (node == null) {
return false
}
if (key < node.key) { // 传入的值 小于 当前节点,向左边继续查找
this.searchNode(node.left, key)
} else if (key > node.key) { // 传入的值 大于 当前节点,向右边继续查找
this.searchNode(node.right, key)
} else { // 传入的值 等于 当前节点---说明找到啦
return true
}
}
// inOrderTraverse:通过中序遍历方式遍历所有结点。
// inOrderTraverse 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用来定义对遍历到的每个节点进行的操作
inOrderTraverse(callback) {
this.inOrderTraverseNode(this.root, callback)
}
inOrderTraverseNode(node, callback) {
if (node != null) {
this.inOrderTraverseNode(node.left, callback)
callback(node.key)
this.inOrderTraverseNode(node.right, callback)
}
}
// preOrderTraverse:通过先序遍历方式遍历所有结点。
preOrderTraverse(callback) {
this.preOrderTraverseNode(this.root, callback)
}
preOrderTraverseNode(node, callback) {
if (node != null) {
callback(node.key)
this.preOrderTraverseNode(node.left, callback)
this.preOrderTraverseNode(node.right, callback)
}
}
// postOrderTraverse:通过后序遍历方式遍历所有结点。
postOrderTraverse(callback) {
this.postOrderTraverseNode(this.root, callback)
}
postOrderTraverseNode(node, callback) {
if (node != null) {
this.postOrderTraverseNode(node.left, callback)
this.postOrderTraverseNode(node.right, callback)
callback(node.key)
}
}
// min:返回树中最小的值/键。
min() {
return this.minNode(this.root)
}
minNode(node) {
let current = node
while (current !== null && current.left !== null) {
current = current.left
}
return current
}
// max:返回树中最大的值/键。
max() {
return this.maxNode(this.root)
}
maxNode(node) {
let current = node
while (current !== null && current.right !== null) {
current = current.right
}
return current
}
// remove(key):从树中移除某个键。
// 这是难点部分
remove(key) {
// 注意:这里 root 被赋值为 removeNode 方法的返回值
this.root = this.removeNode(this.root, key)
}
removeNode(node, key) {
// 如果正在检索的节点为null,说明键不在树中,直接返回null
if (node == null) {
return null
}
if (key < node.key) { // 传入的值 小于 当前节点,向左边继续查找
node.left = this.removeNode(node.left, key)
return node
} else if (key > node.key) { // 传入的值 大于 当前节点,向右边继续查找
node.right = this.removeNode(node.right, key)
return node
} else { // 传入的值 等于 当前节点--说明找到了要移除的节点--接下来有三种情况
// 1.如果移除的是一个叶节点
if (node.left == null && node.right == null) {
node = null
return node
}
// 2.如果移除有一个左侧或者右侧子节点的节点
if (node.left == null) {
node = node.right
return node
} else if (node.right == null) {
node = node.left
return node
}
// 3.移除有两个子节点的节点
// 到其右子树中找到最小节点 aux
const aux = this.minNode(node.right)
// 让 aux 的值 替换 要移除的节点
node.key = aux.key
// 右子树最小节点还存在,这个时候,需要把它移除掉
node.right = this.removeNode(node.right, aux.key)
return node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测试:
const tree = new BinarySearchTree();
tree.insert(11);
tree.insert(8);
tree.insert(15);
tree.insert(2);
tree.insert(6);
tree.insert(10);
tree.insert(12);
tree.insert(3);
tree.insert(17);
tree.insert(9);
const printNode = (value) => console.log(value);
tree.inOrderTraverse(printNode);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输出:2 3 6 8 9 10 11 12 15 17
# 红黑树
记录 2020.04.28
# 二叉搜索树存在的问题
coderwhy
二叉搜索树的优势
- 可以快速找到给定关键字的数据项,并且可以快速地插入和删除数据项
二叉搜索树的缺陷
- 但是,二叉搜索树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 如果插入的数据是有序的数据,比如下面的情况
- 初始化一个9 8 12 的二叉树,插入下面的数据 7 6 5 4 3 2 1 ,会造成二叉树的深度很深--退化成链表??
非平衡树
- 比较好的二叉搜索树数据应该是左右分布均匀的
- 但是插入连续数据后,分布不均匀,称这种树为非平衡树
- 对于一棵平衡二叉树来说,插入/查找等操作的效率是O(logN)
- 对于一棵非平衡二叉树,相当于编写了一个链表,查找效率变成了O(N)
# 王争
平衡二叉查找树不仅满足上面平衡二叉树的定义,还满足二叉查找树的特点。最先被发明的平衡二叉查找树是AVL 树,它严格符合我刚讲到的平衡二叉查找树的定义,即任何节点的左右子树高度相差不超过 1,是一种高度平衡的二叉查找树。
但是很多平衡二叉查找树其实并没有严格符合上面的定义(树中任意一个节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相差不能大于 1),比如我们下面要讲的红黑树,它从根节点到各个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有可能会比最短路径大一倍。
我们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是为了应用到实际的开发中的,所以,我觉得没必去死抠定义。对于平衡二叉查找树这个概念,我觉得我们要从这个数据结构的由来,去理解“平衡”的意思。
发明平衡二叉查找树这类数据结构的初衷是,解决普通二叉查找树在频繁的插入、删除等动态更新的情况下,出现时间复杂度退化的问题。
所以,平衡二叉查找树中“平衡”的意思,其实就是让整棵树左右看起来比较“对称”、比较“平衡”,不要出现左子树很高、右子树很矮的情况。这样就能让整棵树的高度相对来说低一些,相应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效率高一些。
所以,如果我们现在设计一个新的平衡二叉查找树,只要树的高度不比 log2n 大很多(比如树的高度仍然是对数量级的),尽管它不符合我们前面讲的严格的平衡二叉查找树的定义,但我们仍然可以说,这是一个合格的平衡二叉查找树。
# !important 王争-内容小结
很多同学都觉得红黑树很难,的确,它算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数据结构。其实红黑树最难的地方是它的实现,我们今天还没有涉及,下一节我会专门来讲。
不过呢,我认为,我们其实不应该把学习的侧重点,放到它的实现上。那你可能要问了,关于红黑树,我们究竟需要掌握哪些东西呢?
还记得我多次说过的观点吗?我们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要学习它的由来、特性、适用的场景以及它能解决的问题。对于红黑树,也不例外。你如果能搞懂这几个问题,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红黑树是一种平衡二叉查找树。它是为了解决普通二叉查找树在数据更新的过程中,复杂度退化的问题而产生的。红黑树的高度近似 log2n,所以它是近似平衡,插入、删除、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logn)。
因为红黑树是一种性能非常稳定的二叉查找树,所以,在工程中,但凡是用到动态插入、删除、查找数据的场景,都可以用到它。不过,它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如果自己写代码实现,难度会有些高,这个时候,我们其实更倾向用跳表来替代它。
# 26
红黑树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恨的数据结构,“爱”是因为它稳定、高效的性能,“恨”是因为实现起来实在太难了。我今天讲的红黑树的实现,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我觉得没必要去死磕它。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即便你将左右旋背得滚瓜烂熟,我保证你过不几天就忘光了。因为,学习红黑树的代码实现,对于你平时做项目开发没有太大帮助。对于绝大部分开发工程师来说,这辈子你可能都用不着亲手写一个红黑树。除此之外,它对于算法面试也几乎没什么用,一般情况下,靠谱的面试官也不会让你手写红黑树的。
如果你对数据结构和算法很感兴趣,想要开拓眼界、训练思维,我还是很推荐你看一看这节的内容。但是如果学完今天的内容你还觉得懵懵懂懂的话,也不要纠结。我们要有的放矢去学习。你先把平时要用的、基础的东西都搞会了,如果有余力了,再来深入地研究这节内容。
# 内容小结
“红黑树一向都很难学”,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但是我感觉,其实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试图去记忆它的平衡调整策略。实际上,你只需要能看懂我讲的过程,没有知识盲点,就算是掌握了这部分内容了。毕竟实际的软件开发并不是闭卷考试,当你真的需要实现一个红黑树的时候,可以对照着我讲的步骤,一点一点去实现。
**现在,我就来总结一下,**如何比较轻松地看懂我今天讲的操作过程。
第一点,把红黑树的平衡调整的过程比作魔方复原,不要过于深究这个算法的正确性。你只需要明白,只要按照固定的操作步骤,保持插入、删除的过程,不破坏平衡树的定义就行了。
第二点,找准关注节点,不要搞丢、搞错关注节点。因为每种操作规则,都是基于关注节点来做的,只有弄对了关注节点,才能对应到正确的操作规则中。在迭代的调整过程中,关注节点在不停地改变,所以,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不要弄丢了关注节点。
第三点,插入操作的平衡调整比较简单,但是删除操作就比较复杂。针对删除操作,我们有两次调整,第一次是针对要删除的节点做初步调整,让调整后的红黑树继续满足第四条定义,“每个节点到可达叶子节点的路径都包含相同个数的黑色节点”。但是这个时候,第三条定义就不满足了,有可能会存在两个红色节点相邻的情况。第二次调整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让红黑树不存在相邻的红色节点。
# bobo
红黑树 与 2-3树
红黑树 与 2-3树 的等价性
理解 红黑树 与 2-3树 之间的关系
红黑树并不难
2-3树
学习2-3树,不仅对于理解红黑树有帮助
对于理解B类树,也是有巨大帮助的
bobo
13-2
使用纸笔对自己的测试数据进行一定的模拟
在这里还是想向大家强调一下,学习抽象的数据结构或者算法的时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
用一个比较的数据集对自己所写代码,或者已经有的代码进行模拟
在模拟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个逻辑
整体的运转过程
13-1 13-2 13-4 13-5 红黑树 与 2-3树 的等价性
13-6 红黑树添加新元素 保持根节点为黑色和左旋转
了解以上内容可以应付大多数面试
面试一般不会让你实现一个红黑树
如果有这样的面试题 面试官可能是在刁难你 bobo老师觉得
但这里还是会讲解
红黑树添加新元素 希望同学们头脑中始终记着 2-3树 是如何添加新元素并进行相关处理的 红黑树 与 2-3树 的等价性
13-3 颜色反转和右旋转 13-7 向红黑树中添加节点 ??? 这几节有点乱
13-8 红黑树的性能测试
13-9 更多和红黑树相关的话题 红黑树中删除节点 比添加节点还要复杂 也是要分各种情况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
面试过程99%是不会让你具体去实现的
一般都是问你了不了解
- 红黑树的由来
- 实现原理
- 解决的问题
- 与 2-3树 的等价关系
- 红黑树满足的性质
- 本质上是保持黑平衡的数据结构
- 在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平衡性
- 但在添加节点、删除节点这些操作上比 AVL 更好
补充
- 左倾红黑树---比较标准的实现方式
- 右倾红黑树---也是可以实现的
红黑树统计性能更优
另一种统计性能优秀的树结构
- Splay Tree 伸展树
- 局部性原理:刚被访问的内容下次高概率被再次访问
基于红黑树的 Map 和 Set
- java.util 的 TreeMap 和 TreeSet 基于红黑树
红黑树的其他实现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算法导论中红黑树的实现
着急准备面试的同学,理解红黑树就行
# 堆
- 堆是一种具有以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节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节点的值,称为小顶堆。
- 注意:没有要求节点的左孩子的值和右孩子的值的大小关系。
- 用数组来存储数据,通过索引值检索父节点、左侧、右侧子节点的值。
对于给定位置 index 的节点:
- 左侧子节点的位置 2 * index + 1 (如果位置可用);
- 右侧子节点的位置 2 * index + 2 (如果位置可用);
- 父节点位置 Math.floor((index - 1)/2);
在堆数据结构中进行三个主要操作:
- insert(value):这个方法是向堆中插入一个新的值。如果插入成功,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 extract():这个方法移除最小值(最小堆)或最大值(最大堆),并返回这个值;
- findMinimum():这个方法返回最小值(最小堆)或最大值(最大堆)且不会移除这个值。
向堆中插入值 insert(value):
- 将值插入堆的底部叶节点(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再执行 siftUp 方法,表示我们要将这个值和它的父节点进行交换,直到父节点小于这个插入的值。
移除堆中的最小值 extract():
- 移除最小值(最小堆)表示移除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堆的根节点);
- 具体代码实现:
- 将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堆的根节点)与数组(堆)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 移除最后一个元素
- 然后执行 siftDown 方法,表示要交换元素直到堆的结构正常。
// 将要移除的最小值暂存起来,用于最后返回这个值
const removeValue = findMinimum();
// 将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堆的根节点)与数组(堆)中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swap(this.heap, 0, this.size()-1);
// 移除最后一个元素
this.heap.pop();
// 执行 siftDown 方法,表示要交换元素直到堆的结构正常
this.siftDown(0);
return removeValue;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或者-具体代码实现:
- 将堆的最后一个元素移动到根部
- 然后执行 siftDown 方法,表示要交换元素直到堆的结构正常。
// 将要移除的最小值暂存起来,用于最后返回这个值
const removeValue = findMinimum();
// 将堆的最后一个元素移动到根部
this.heap[0] = this.heap.pop();
// 执行 siftDown 方法,表示要交换元素直到堆的结构正常
this.siftDown(0);
return removeValue;
2
3
4
5
6
7
8
9
# 最小堆
function swap(array, a, b) {
/* const temp = array[a];
array[a] = array[b];
array[b] = temp; */
[array[a], array[b]] = [array[b], array[a]];
}
class MinHeap {
constructor() {
this.heap = [];
}
getLeftIndex(index) {
return 2 * index + 1;
}
getRightIndex(index) {
return 2 * index + 2;
}
getParentIndex(index) {
if (index === 0) {
return undefined;
}
return Math.floor((index - 1) / 2);
}
insert(value) {
if (value !== null) {
this.heap.push(value);
this.shiftUp(this.heap.length - 1);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将这个值和它的父节点进行交换,直到父节点小于这个插入的值
siftUp(index) {
let parent = this.getParentIndex(index);
while (index > 0 && this.heap[parent] > this.heap[index]) {
swap(this.heap, parent, index);
index = parent;
parent = this.getParentIndex(index);
}
}
size() {
return this.heap.length;
}
isEmpty() {
return this.size() === 0;
}
findMinimum() {
return this.isEmpty() ? undefined : this.heap[0];
}
extract() {
if (this.isEmpty()) {
return undefined;
}
if (this.size() === 1) {
return this.heap.shift();
}
// 将要移除的最小值暂存起来,用于最后返回这个值
const removeValue = findMinimum();
// 将堆的最后一个元素移动到根部
this.heap[0] = this.heap.pop();
// 执行 siftDown 方法,表示要交换元素直到堆的结构正常
this.siftDown(0);
return removeValue;
}
siftDown(index) {
let curIndex = index;
const left = this.getLeftIndex(index);
const right = this.getRightIndex(index);
const size = this.size();
// 找到左右子节点中较小的那个
if (left < size && this.heap[curIndex] > this.heap[left]) {
curIndex = left;
}
if (right < size && this.heap[curIndex] > this.heap[right]) {
curIndex = right;
}
// 找到最小子节点的位置之后,检验它的值是否与 index 相同,
// 因为和自己交换没有意义
// 如果不相等,就将 index 和 curIndex 表示的值交换位置
//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 curIndex 被放在正确的位置
if (curIndex !== index) {
swap(this.heap, index, curIndex);
this.siftDown(curIndex);
}
}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堆排序
堆排序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而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它的最好、最坏、平均复杂度均为O(nlogn),它是不稳定排序。
- 升序排序---大顶堆
- 降序排序---小顶堆
堆排序(降序排列)的思想:
- 将待排序序列构成一个小顶堆;
- 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小值就是堆的根节点;
- 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就是最小值;
- 然后将其剩余 n-1 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会得到 n 个元素的次小值;
- 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堆排序(升序排列)的思想:
- 将待排序序列构成一个大顶堆;
- 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的根节点;
- 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就是最大值;
- 然后将其剩余 n-1 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会得到 n 个元素的次大值;
- 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
/**
* 堆排序
*
* Author: nameczz
*/
// 忽视数组的第一位
class HeapSort {
constructor(originArray) {
this.originArray = originArray
console.log(this.originArray)
}
buildHeap() {
const arr = this.originArray
const startIndex = Math.floor(arr.length)
for (let i = startIndex; i >= 1; i--) {
this.heapify(arr, arr.length, i)
}
return arr
}
heapify(arr, len, i) {
while (true) {
let maxPos = i
// 如果index i拥有叶左节点 并且左节点较大
if (i * 2 <= len && arr[i] < arr[i * 2]) {
maxPos = i * 2
}
// 如果index i拥有叶右节点 与Max节点比较大小,选出父/左/右中最大的一个
if (i * 2 + 1 <= len && arr[maxPos] < arr[i * 2 + 1]) {
maxPos = i * 2 + 1
}
if (maxPos === i) break // 循环直到i节点为最大值
this.swap(arr, i, maxPos) // 交换位置, 父节点为父/左/右中最大的一个
i = maxPos // i为左/右节点,并尝试向下查找更大的值
}
}
sort() {
const arr = this.buildHeap() // 先建堆
let len = arr.length - 1
while (len > 1) {
this.swap(arr, 1, len) // 交换顶元素和最后一位。顶元素永远是最大的。
len--
this.heapify(arr, len, 1) //剩下的元素重新建堆 直到len === 1 停止
}
console.log(arr)
}
swap(arr, i, max) {
let temp = arr[i]
arr[i] = arr[max]
arr[max] = temp
}
}
const arr = [null]
let i = 0
while (i <= 10) {
const num = Math.floor(Math.random() * 100)
arr.push(num)
i++
}
const testHeap = new HeapSort(arr)
testHeap.sort()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 哈希表题目